KORNLABS

The world is just awesome, live curious

-=[ Moved ]=-

Setup a new blog web site. No future post here.

Cheers,

Kefei

-=[ A New Toy 2.0 – Toyota 4Runner 2011 Limited ]=-

辞别了LandRover Freelander,我迎来了Toyota 4Runner 2011 Limited。在选车,买车的过程中,自己也学到了不少东西,有了很多心得体会,值得记录和分享。

之所以要淘汰LandRover Freelander 2002,原因有这么几个:

  • 马力不够。Freelander是2.5L V6的发动机,只有175马力,加上车身比较重,在加速的时候有些吃力,放在手动档会稍微给力一些,但是发动机叫唤得惊天动地的
  • 内部空间小。我希望有一个后排放平,铺上睡袋,可以在里面舒服睡觉那种。风雨天就不用在外面搭帐篷了,也不用担心半夜被熊骚扰了
  • 可靠性低。路虎的车性能没啥可抱怨的,但是可靠性的确不怎么样。我的Freelander刚过100,000KM就送去大修了一次,中间小毛病就不提了,实在让人不放心,更不能胜任我北极之旅的计划
  • 变速箱不够平滑。虽然也是5档的,但是在3档和4档之间的切换太生硬了,4档降到3档,车就像突然被打了鸡血似的,咣咣的往前冲
  • 维护费用高。路虎(包括宝马,奔驰)同样项目的维护费用是一般品牌的好几倍,简直是敲诈
  • 改装余地小。Freelander是英国车,所以aftermarket的配件在这里很少,有时甚至于还要去英国邮购,很麻烦。我一直想要的并不是多么高级豪华的车,我只想要一辆独一无二的车
  • 有点过时了。Freelander是2002年款的,在科技含量上已经比较落后了

既然决定要换车了,接下来一个问题就是换什么车。我最开始考虑的是BMW X5 2011款。X5 2011款开始用了新的300马力双涡轮增压发动机和8速变速箱,我非常感兴趣。但是BMW X5完全是为公路设计的,没有任何越野性能。X5满大街都是,改装余地也小,买回来顶多算辆好车,根本谈不上unique。然后考虑的就是路虎的LR4, 我很喜欢LR4硬朗的外形和完美的越野性能,比BMW X5还便宜点,但是想想路虎的质量和可靠性,还是算了吧。同级别的奔驰ML-class和Audi Q7,基本上没怎么想就跳过了。我还考虑过Jeep的Grand Cherokee 2011和Wrangler。他们的外形都还不错,越野性能也很好,但是质量和可靠性也很一般,比路虎好不了多少,就是修起来便宜点。而且Jeep要是不 改装,基本上什么都不是,改装吧,又点太注重越野了,公路性能比较差,不太适合我。其实我在Nissan Pathfinder和Toyota 4Runner之间犹豫了一段时间。Pathfinder和4Runner是在各个方面都非常接近的车,我后来选4Runner是因为4Runner已经 是第五代了,Pathfinder还停留在第三代,而且Toyota毕竟是一线大厂,Nissan还是有点差距。

关于BMW,有一次我在 Canadian Tire修车部,看见后面的几个伙计正在拿着焊枪热火朝天的焊一个Jeep的底盘,前面一个伙计接了一个电话,我就听他说:“什么车?BMW?对不 起,BMW太复杂,我们修不了….”和后面Jeep底盘下电焊的火花飞溅简直就是鲜明的对比啊。我有个朋友新买了一个奔驰ML 350柴油版,跟我说维护太贵,小毛病也经常。有次出了问题,拿到dealer去修,dealer居然也不知道怎么修,去联系德国奔驰总部,来回好几趟才 修好。这些豪华车,用我一个同事的话说:“It’s a status, not a vehicle”, 基本上就是显摆用的。在大统华中国超市门口,你在停车场,面对任何一个方向,视野里一般都会停着不下5辆BMW X5。X5本来是个不错的车,我挺喜欢的,可是被恶俗了。

在研究各种车的过程中,还学到了不少关于4×4,All-Wheel- Drive的知识。很多车虽然都标明自己是四驱,其实四驱的车差距非常大,很多车充其量只算有部分四驱能力的车。很多四驱车都没有中央差速器,是 part-time四驱,四驱模式下,由于中央传动轴上没有差速器,前后轮速度必须一样,所以只能在雪地,沙地等允许打滑的路面上开,最高速度也只能 80km/h。如果在一般公路路面上开,只能挂在两驱模式。还有就是差速器锁。如果没有差速器锁,左右车轮如果有一个打滑,发动机就会把动力全部浪费在打 滑的车轮上,基本上两个车轮就都没力了,越野能力会大打折扣。所以如果即是全时四驱,又带差速器锁,那就比较难得了。我原来的LandRover Freelander是全时四驱,但是没有差速器锁,所以越野能力一般。Toyota 4Runner里面,都带差速器锁,但是也只有Limited版是全时四驱。

当初步选定4Runner后,我在toyota-4runner.org论坛,特别是第五代版面, 上泡了一段时间,觉得用户满意度很高,满篇都是”couldn’t be happier”,”only qulity parts”等字眼。让我最终决定买4Runner是有一次试驾,在高速上跑到100km/h,我吃惊的发现发动机的转速居然只有1800左右,而我以前 开过的车,转速这时都要3000了,你就能想象4Runner发动机还有多少潜力了。

最后列一下4Runner 2011 Limited我比较喜欢的地方:

  • 4.0L V6 双VVT-i发动机,270马力,比上一代V8马力还大一点。还算比较省油,现在跑了800km,其中至少600km是市区,平均油耗14.5L/100km(16 MPG),对于全时四驱的新车来说,不错了
  • 外形比上一代要硬朗很多
  • 全时四驱,差速器锁,手自一体变速箱
  • 软硬自动调节的悬挂(X-REAS)
  • 是 一辆真正的truck,而不是像Highlander, RAV 4之类的师奶车。4Runner和Tacoma,FJ Cruiser,Land Cruiser Prado共一个底盘。现在很多SUV/Crossover都是uni-body的,没有底盘了。对于越野车来说,我还是喜欢body-on-frame 的设计
  • 改装余地大,各种配件也很多。如果一辆车不自己改装的话,就太没意思了
  • 带第三排座,虽然我已经把第三排座给拆了,但是如果需要,随时可以装上
  • 倒车摄像头,trailer hitch,110v电源输出,JBL 15喇叭音响都是不错的功能

-=[ Farewell My LandRover Freelander ]=-

中国农历新年,辞旧迎新之际,送走了伴随我三年的LandRover Freelander (小虎)。前几天在kijiji上把小虎卖给了一个澳大利亚来的小伙子,他很happy,因为LandRover Freelander在澳大利亚很流行。我虽然多少有点舍不得,但是也算为小虎找到一个还不错的新主人。

差不多正好是三年前的冬天,也是大雪天,我把小虎领回家,当时还有篇blog记录:
-=[ A New Toy ]=-。三年来,小虎陪我走过落基山脉的山山水水,也带我穿越平原大地,寻找我生命更完整的意义。It sure was my pride and joy。


谨以此文记录陪我三年,伴我40000KM的LandRover Freelander – 小虎

-=[ Mount Rae Attempt – Ultimate Scramble in 2010 ]=-

之所以想爬Mount Rae,是因为我本来就约了Ken这周末去爬。虽然Ken不在了,我希望能保持诺言,就当Ken在精神上与我们同在吧。由于已是夏末秋初,Mount Rae因为积雪,现在已经变得比较难爬,但是爬完回来我还是想说:“预料到很难,但是没想到这么难!

9.11周六,我和Hao两个人中午快12点了才到山脚下,一方面是我睡懒觉来着,另外天气预报上午有雨雪,所以开始的比较晚。现在太阳差不多晚上8点落山,估算了一下时间,差不多来得及。

出发的时候,还是满怀信心

半山腰

抬头看,上面都是风雪,还看不见峰顶

低头看,却看到有化石突出雪外

继续爬啊爬,脚下就是悬崖。最怕雪不结实,突然塌陷来个雪崩什么的,我就可以找Ken去了

终于爬上山脊了,可以向峰顶进发了。可是风雪交加,能见度也不好,我在考虑这可怎么办

一阵暴风雪终于来了,我们正好在山脊上,进也不是,退也不是,左右两边是悬崖,没地方躲避,只好一直保持玉树临疯的姿势

一段此处的视频: (YouTube Link) | (优酷 Link)

暴风雪稍停,继续往上

身边的悬崖。这种悬崖是最危险的,雪太薄踩不住,而山石又太滑,这时候开始有点担心了

Hao同学不住的往下看,不知道他心里是不是感觉和我一样

此时山上的条件太危险了,我们一致放弃了登顶的目标,决定爬到3000米就回头
比较搞笑的是,Hao的GPS显示的海拔比我的GPS高几米,所以他爬到他的GPS显示3000米的地方就停了,我还得继续爬到我的GPS能显示3000米。在此处,多爬高一米就要费好大劲。

开始下撤了,此时风平浪静,拨云现日。虽然心中知道下雪山比上雪山更难,更危险,但是还是要欣赏一会儿风景

度过了最危险的阶段,心里稍稍有点底了,再看一眼山峰,明年夏天没雪的时候再来!

回来做了一下技术统计,共用了大约9个小时,而GPS只显示只有2个小时在移动。因为后半段几乎都是在雪崖上直上直下,GPS认为我们水平没有位移。再加上到达山脊向峰顶进发时,太危险也困难,移动速度非常缓慢。记得在回撤的时候,我问Hao几点了,他说6点了。我们继续往下爬,大约爬了20几米,我又问Hao几点了,他说7点了。20几米的距离,我们走了一个小时。此时我想起很早以前的一个电视节目,采访万科集团的老总王石爬珠峰的事。王石说那次就差几步就到珠峰顶了,可是向导用对讲机和下面通话,说还需要一小时,王石说这么近,怎么会需要一小时呢?过了一个小时,还是差几步,向导在对讲机里说,大约还需要45分钟。当时我还不太能理解,但是现在能想象的出来了。

/* until next time, have fun */

-=[ My First Android App ]=-

刚买了一个Android手机,是Motorola的Milestone。我从一开始就关注Android,不是因为我是Google fan,而是太喜欢Android平台的开放性了。买一个Android手机的想法,我憋了很久,主要是因为我的手机运营商Fido不提供Android手机,只有iPhone 4和黑莓。我后来给Fido打电话,说你们再不上Android,我就提前终止合同,换运营商了。过了两天,Fido的客服估计觉得很内疚,于是给我打电话,说我给你月费打8折,再送你Data Plan,你就不要离开我们了,你可以从第三方买一个Android手机。我觉得那还行,就从eBay上买了一个经典的Milestone。

前几天遇到一个情况,就是需要单位转换,把英尺和英寸转成厘米。加拿大的度量单位用的比较混乱,用公里,用摄氏度,用升,但是也用磅,用英尺和英寸。我一听到有人说6尺9寸之类的长度就很头疼,心算也实在算不出来是多少米。于是想从Android Market找一个单位转换的App。找了好几个,可是都有一个共同的毛病,就是要么只能输入英尺,要么只能输入英寸,根本没法对付6尺9寸之类的长度。我一边找App,心里一边骂,这么简单的功能都不支持。既然没找到合适的App,那就自己写一个吧。下午研究了一下Android SDK,就写了一个简单的App – Konvert。这个App太简陋,没脸放在Android Market上,就自己用吧。

可以分别输入Foot和Inch,然后猛击Convert按钮,In CM:就显示多少厘米了

That’s the power of Android!

/* until next time, have fun */

-=[ In Memory of Ken ]=-

2010年9月1日,我最好的朋友之一,Ken d’Albenas在爬山时因心脏病突发去世,终年57岁。我是9月4日知道这个消息的,我现在还沉浸在悲痛之中。9月4日,Ken的一个朋友给我发了一封邮件

我几乎不敢相信,急忙跑到Ken的Facebook上一看,才知道是真的。我9月2号还给Ken发邮件约他去爬山,哪知他已经看不到了。我还在想下次去山里该轮到我开车了,还在计划和Ken去爬一座超过3000m的山。Ken还说他找出了一副车顶架,今年一起滑雪可以把雪具放在车顶上了。我上篇blog还提到Ken,而这篇却就要怀念Ken了。值得欣慰的是,Ken去世的时候没有任何痛苦,正在做他最喜欢的事情,而且在Rocky Mountain — 他最喜欢的地方。悲伤中,不想多写文字,以图纪念曾经和Ken在一起的时光吧。

2008.8.17,Mount Yamnuska山顶

2008.10.13, Wasootch Ridge

2009.5.15, Banff SunShine滑雪场。Ken,Allen和我在一条双黑钻的雪道前合影,当时开玩笑说先合个影,下去后不知道还能不能见着了

2010.2.7, Kananaskis Nakiska滑雪场最高的雪道顶

2010.7.1, Wind Pass,这是我拍的最后一张Ken的照片

Ken的朋友在Ken的一张照片背后发现一条批注,提到Blue Rodeo的一首歌”Western Skies”,Ken说这是他的歌。我也觉得这首歌正是Ken的写照,下面是歌词:

Well I’d rather be walking through the tall pine trees high up above Lake Louise
And I’d rather be chasing after shooting stars than waiting for this dumb 503 TTC
I’d like to see the sun set behind Saddle Mountain and listen to the wind whisper my name
Yea this world and me don’t fit, one of us is going to have to quit
Oh how I miss those western skies
And I’d rather be back in the Rocky Mountains than sitting in some bar on Queen Street
And I’d rather be walking through the high meadow than watching the latest war on my TV
So please don’t you stand in my way, I just got to get out of this place
If I waste another day, I’m sure the sun will forget my name
Oh how I miss those western skies
Oh to see the sunset in her eyes
Oh to see the sunshine in her eyes
And I’d rather be lying by the Bow River just watching the clouds go by
Yea I’d rather be anywhere else than here tonight than stuck in the city
But through the pain, good things will come after the rain the sun
But that don’t mean much to me stuck in the city
Oh how I miss those western skies
Oh how I miss those western skies
Oh how I miss those western skies



-=[ Mount Baldy Scramble ]=-

上周末和Janice,她老公Gregor,Allen还有Hao去Kananskis爬Mount Baldy。本来想约Ken,结果Ken跑到Vancouver Island去玩了,就没来。Janice和Gregor在爬山,攀岩,徒步等户外运动方面是非常专业那种,他们就是因为太喜欢Rocky Mountain了,数年前从平原大省Manitoba搬到Calgary。Mount Baldy本身并不高,只有2190米,但是非常陡,几乎不停的爬,2200米水平距离内垂直上升近800米。开始一段是我带头,由于第一次和他们这种比较专业的玩家爬山,生怕他们觉得慢,我基本上是能爬多快就多快。我没带心率表,感觉心跳基本保持在150左右。Janice倒是带了心率表,算消耗了多少热量。我跟Gregor说我在家用自行车训练器锻炼的峰值大约180,他说他运动时到了176就需要休息一下。其实监测心率很有用,因为心率基本上可以告诉你现在的体能状态。如果你觉得累,但是心率并没有接近峰值,那说明你还有潜力。如果心跳接近峰值了,那就要小心一点,最好考虑适当休息一下。爬了一段开始脱外衣,稍事休息的时候,我后面的Gregor喘着气说:"Good pace for me."看来我还不算太慢。我最开始还担心体力会跟不上他们,以后都不好意思跟他们玩了。

我那天爬山出发前晕头晕脑,连相机都没带,所以这些照片全是Hao照的,SONY-A350,11-18mm的镜头。因为我很少用别人拍的片子,说以特此说明一下(后期处理倒是我做的)。

爬啊爬。右起:Gregor,我,Allen,Janice

途中一个crux。这里比较危险,两边都是悬崖,爬的时候一定要保证手抓脚踩的石头都没有松动

稍微休息一下

山脚下的Barrier Lake

Gregor和我

终于到峰顶了,后面能看到Nakiska滑雪场,我冬天常去的地方

Mount Baldy有三座山峰,我们首先上的是North Peak

现在爬上了Middle Peak

Middle Peak,比North Peak稍低一点。Allen的iPhone在这里居然还有手机信号。注意,不是iPhone 4 🙂

后来在下Middle Peak的时候,Janice断后,不小心碰了一块大石头滚了下来,Gregor在最前面,回头看着翻滚的石头大叫:“你要离婚也行,但也犯不上砸死偶啊!”不过石头没砸到Gregor,却正好砸到Hao粉嫩的小脚趾。Hao的小脚趾拒绝继续爬山,所以后来我们就没爬第三个峰。Hao同时还拒绝继续拍照,所以后面下山的照片就没有了,HOHO。

-=[ Freelander 加装 Wheel Spacer ]=-

上周末给我的Freelander装wheel spacer。Wheel spacer的好处很多,比如可以方便换宽胎,转换不同规格的车圈等,而最主要是增加高速行驶和过弯的稳定性,有效防止侧翻。对我来说,另外一个好处,就是轮距宽了,看起来也更舒服一些。加装wheel spacer也是改装车方式里面比较便宜、简单、有效的一种,起码比改装悬挂和减震容易多了。


我的wheel spacer是在ebay买的,1.25″(31mm),四个加运费不到$200。Wheel spacer的位置是垫在车轮和车轴之间,如果spacer比较薄,可以用原来的螺栓,如果比较厚,像我这个31mm的,就要先把spacer像轮子一样固定在轴上,然后再把轮子固定在spacer上。注意选择spacer的时候,有一种hub centric的,就是在spacer中心有一圈凸起,可以定位车轮。理论上说这样做是应该的。其实不用hub centric的也可以,因为车轮主要还是靠螺栓定位,每个螺母都有倒角,可以起到准确定位的效果。我开始为此迷茫很久,到底要不要买hub centric的?后来证明并不需要。下面用图说明一下(这个图我用Windows画笔花了1个小时,残念~~~)

图中在spacer的孔和螺栓之间有空隙,因此在上紧螺母之前,spacer和车轴不同心。这也就是为什么hub centric能起到使其同心的作用。但是一旦上紧螺母,螺母上的倒角和spacer上的倒角就对上了,经过我的测试,可以很准确的使其同心。把车轮装到spacer上也是同理。

装wheel spacer的步骤很简单,跟换胎没啥区别。

来个特写

装好之后特写

全装好的效果,可以看到车轮已经和车身一样宽了

前后对比(左图为装之前)

正面看

侧面看

装完后先在小区里跑了一圈,没有问题

接下来这几天,我继续试车。跑过110km/h的高速,也跑过70km/h的市区路,都很稳定,没有感觉到轮子装偏而产生的车震。另外我还有意高速过弯,发现的确感觉好了不少,没有很大的侧倾了。总体来说,wheel spacer加装的还算成功。还有就是wheel spacer不用买所谓原配,原厂的,只要尺寸规格对了就没问题。这里有个网站http://www.myboltpattern.com/Bolt-Patterns.php,可以查各种车的bolt pattern参数,方便选择wheel spacer。

/* until next time, have fun */

-=[ 不作恶 ]=-

前两天《计算机世界》第28期的封面有一篇报道,题目是《“狗日的”腾讯》,引人瞩目。而这篇blog触发点是今天看到百度的股价在NASDAQ上已经超过了$80,更使我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作为老牌的计算机杂志,《计算机世界》如此高调的指责另一个著名的互联网公司——腾讯,还是比较少见的。这说明腾讯,中国第一大互联网公司的发展,已经到了让很多人不能忍受的地步。《“狗日的”腾讯》这篇文章主要讲的是腾讯在每个可能盈利的领域都要插一脚,暗地里模仿,凭借自己庞大的用户群,突然出击,扼杀了无数刚刚创业的草根互联网公司,同时也扼杀了中国互联网的创新。我不想深究这些所谓被扼杀的“创新”是不是真的创新,这些草根互联网公司究竟是“草根”还是“草寇”,但是腾讯这个只会抄袭的山寨大王之名却是路人皆知的。前段时间,唐骏的书《我的成功可以复制》因为“学历门”事件而被关注。有网友评论道“唐骏:我的成功可以复制,腾讯:我的复制可以成功”,着实精辟。腾讯是从1998年山寨ICQ起家的,连其公司名字都是抄袭朗讯(Lucent)的。这让在朗讯工作过三年的我十分不爽。甚至比我跟别人说我在朗讯,别人误认为是朗科还不爽。有人说了,腾讯借鉴朗讯的名字又不违法,你凭什么不爽?我不爽是因为一个伟大的公司名字的一半,被拿去做了一家无耻公司的名字。朗科起码还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USB闪存盘。腾讯创新什么了?除了抄袭还是抄袭。腾讯最可恶的并不在抄袭,而是凭借庞大的用户群,肆意抢夺对手辛辛苦苦培育出来的用户和市场,盗取别人的劳动成果,然后挤压,打击对方,完全不给同业者生存的空间。腾讯从来就不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看到螃蟹好吃了,就把江河湖海里的螃蟹都霸占了不给别人吃。腾讯据说是中国第一,世界第三的互联网公司,但是强大并不等于伟大,腾讯给我的印象不过就是一副小人得志的样子。记得今年5月Google I/O开发者大会第二天,Google的工程副总裁Vic做Android的主题演讲,开始就介绍说Google为什么要开发Android? Vic说这是为了营造一个和谐竞争的生态环境。姑且不论这是不是某种商业目的的幌子,但这和Google一贯的大度与“不作恶(Don’t be evil)”的口号倒是一致的。而腾讯不仅不是“不作恶”,而是“无恶不作”。

金庸的《天龙八部》里有四大恶人:恶贯满盈,无恶不作,凶神恶煞,穷凶极恶。“无恶不作”的腾讯在中国的互联网界,其实也就能只能排第二。真正能排第一的,非“恶贯满盈”的百度不可。今天瞥了一眼Google Finance,发现百度的股价都超过$80了。注意,这里的$80实际上是$800,因为前段时间百度觉得股价太高,10:1分股了。如果不是因为10:1分股,百度就成了NASDAQ上股价最高的公司了,这着实让人觉得悲哀。

今天碰巧看到一篇文章《百度的高收入与低道德》,这篇文章里面写的正是我想说的。我一时也找不到更好的措辞,那就引用其中的一些:

一家中国互联网公司(注:准确说应该是面向中国市场的互联网公司)在业绩、股价上获得大家的认可,照理我应该感到高兴,或者至少表现出积极的态度。但是当我看到这些数字,更加感到一种深切的无力感,一种由内而外的恶心感。有百度这样的榜样,大概中国互联网的厚黑主义、原罪主义还会继续风行。百度人工干预搜索结果早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但是百度的干预操作从来没有一个既定的标准。如果你没有购买百度竞价排名,那么业务员推销被拒后你的排名就会一落千丈。在你幡然醒悟购买百度竞价排名之后,你的关键词排名都会很快回来。

如果这些对于做法只能算是小作恶,那么竞价服务向钱看就完全是道德沦丧了。六合彩、诈骗、假药等虚假信息网站,只要你给钱百度都能够让你第一时间被网民找到,百度开始成为这些犯罪服务的帮手。两年前央视曝光了百度竞价的黑幕,然后百度上线了名为“风巢”的新版系统,但是一款系统的更换并不能带来本质的改变,所以百度参与假药利益链在日前就再被央视曝光。

看看百度自己作恶的劣迹斑斑,再对比百度在资本市场的良好表现,让人不由自主地心寒。百度的厚黑式成功,让中国所有互联网公司、所有网民看到,作恶一样能够赚到钱。我并不想去关注百度从这些勾当里面赚取了多少利益,更多是作为屈指可数的互联网巨头,这样尺度的触线并没有让他受到任何伤害,反而风雨过后活得更加灿烂

高收入和低道德,百度绝对是中国互联网最糟糕的榜样之一。

其实中国互联网界的恶人比比皆是。比如原来3721,现在奇虎的周鸿祎。周鸿祎原来是做流氓软件起家,带出了中国无数的流氓软件。而周鸿祎看到流氓软件越来越多,干脆摇身一变,推出360安全卫士,开始查杀流氓软件,俨然成了反流氓软件斗士了。你以为换了身制服别人就不知道你原来是贼吗?立个牌坊就能掩盖你的出身吗?再一个就是雨林木风的赖霖枫。雨林木风做盗版Windows起家,挣了不少黑心钱。在番茄花园轰然倒地之后,不仅没有深刻反省,居然还有脸在媒体上频频曝光,好像成为了什么互联网新贵似的,口气更是大得吓人。更让人不齿的是,你赖霖枫无非就是个高中毕业卖盗版软件的,看到唐骏的“学历门”,还有脸出来说“最近将大规模招聘,不过希望西太平洋大学毕业生止步,我们输得起学历,但丢不起诚信!”你也配出来跟人谈诚信?!再一个就是VeryCD的黄一孟。我承认VeryCD作为资源分享网站的成功,但是自诩为电驴官方网站,自己把eMule改了改,阉了阉,做了一个easyMule就说是电驴官方版,混淆视听,欺骗大众,实在太不仗义。还有什么暴风影音,把开源的mplayer做成了闭源,软件加了后门,还站出来说什么自主知识产权。再如迅雷下载,和共享精神严重背道而驰,不顾分享,只管下载,成了名副其实的吸血鬼。这些“凶神恶煞”和“穷凶极恶”们遍地开花,仿佛不作恶在中国就活不下去似的。

可悲的是,不作恶在中国还真就活不下去。

前几周看到一篇新闻,说现在大学生毕业到了社会上,想要租个房子都很难,甚至比找工作还难。而且绝大部分房源都被中介控制了。中介因为现在一些政策,在买卖房子上利润下降,就靠飞涨租金赚钱。而中国最神秘的部门——有关部门说,现在缺乏相应的政策法规,只能靠中介自律。简直扯淡!在不作恶都活不下去的环境里,会有人自律吗?又刚看到凤凰卫视的一个节目,说的是中国为了解决这类住房问题,准备大力发展公租房,其实就是国外的公寓(Apartment)。公寓是很好的住房形式,在加拿大(乃至整个欧美)很流行。不少人有钱也未必那么积极去买房,因为公寓住的很舒服,也省心。但是到了国内,建公租房就有很大问题,定价,谁来建都是问题。如果政府来建,明摆着亏钱,如果开发商来建,政府必须给补贴或者政策倾斜,那么开发商如果没有自律,又会利用政策倾获得更多利益。这里又谈到自律了。不过节目里面的专家还算清醒,他随后就说,开发商一定不会自律的。再想想那些被曝光的,触目惊心的劣质食品,假酒,假药。这些事情的出现,能简单的归咎于这些商家作恶不自律吗?

中国啊,该好好反省反省了。

-=[ Canada Day – West Wind Pass Hike ]=-

7.1日是加拿大国庆,与Ken和Tom一起去离Canmore不远的West Wind Pass爬山。Tom和Ken当年是室友,几十年的朋友了。我听Ken提过很多次Tom,Ken向Tom也提过很多次我,终于这次见面了,幸会。因为前段时间莫名其妙的下了很长时间的雨和雪,到6月份了还下了一场雪,中间天气好的时候自己又没时间,其实这是我今年第一次爬山,就算热身吧。

本来我说去爬Mount Baldy,Tom说要去West Wind Pass。我还没去过,就去爬爬吧。说实话,我觉得West Wind Pass不是非常rewarding,因为开始的2-3个小时都是在密林里面走,完全看不到风景,也没只熊出来打酱油让我看看,挺无聊的。后来Tom忽然说到快了,我还在想,这就到了?其实Wind Pass是一道山梁,两边各有一个山峰Rim Wall和Windtower。完整的scramble应该包括West Wind Pass和爬Windtower峰的Windtower trail。

在West Wind Pass向东北望,一个大峡谷。中间最远处的山是两年前爬过的Door Jamb Mountian和Lodar Peak,去年爬过一个Noname Ridge也能看得见。Tom有一个30x的Canon的带防抖望远镜。我第一次玩带防抖的望远镜,果然很不错,有机会我也去买一个。我拿这个望远镜漫山遍野的找熊和鹿,不过一只都没找到。

在West Wind Pass向西南望,Spray Lake,湖边那条路就是来的路

我后面是Spray Lake,这的风很大,West Wind Pass不是浪得虚名的,衣服都吹得鼓起来跟羽绒服似的。我得站在大石头后面才比较稳当点

由于今天只算热身,图上最高点那个就是Windtower Mountain(2410m),留着以后爬吧

Ken正在探索Windtower对面的峰,叫Rim Wall。我们攀过几架山梁之后,发现从这里上不去,除非要绕很远的路。因为风太大,Ken就把草帽压在一块石头下面,说回来再找。结果回来看哪块石头都像,就是怎么也找不到。偏赶上我的GPS没电了,所以也没法按回程的路线走。最终Ken又丢了一顶帽子。Open-mouthed smile

今天发现很巧的事情,这几年我每年国庆左右都会去爬山:
– 2007-07-01 : -=[ Canada Day – Kananaskis Country Ride ]=-
– 2008-07-06 : -=[ Amazing Challenge – Loder Peak and Door Jamb Mountain ]=-
– 2009-06-28 : -=[ Noname Ridge Scramble ]=-

/* until next time, have fun */